快乐成长 从心开始
来源:未知 时间:2014-03-04
谢谢席老师的介绍,谢谢大家的掌声。我自己简单的做个补充,我本科是学中医的,做了很多年的临床医生,考研究生学心理学,所以我不是一个所谓科班的学心理的,更多的可能是对于在临床上的处理,我临床上的经历主要做成人多一些;只是说这两年,九岁到十四岁的孩子特别多,我想问下你们大概的年龄是?(12岁)那我首先感谢你们的光临,我今天要讲的一个主题叫做“快乐成长,从心开始”。我在做孩子的时候,我也不喜欢一个学究在讲台上做一个多小时的讲座,所以希望今天在讲座中能够互动多一些,能够解决你们一些现实的问题。
下面开始正题,我已经做了六年的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师。不知道你们对精神分析有了解吗?比如我在带学生的时候,我会让他们说,精神分析很好玩,这个状态就非常好。我希望今天谈心理问题不要那么凝重,轻松的状态就很好。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我会说,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你们是否认同?那么我先做一个简单普及,你们经常所说的抑郁焦虑首先是一种情绪。比如我是02年来重庆的,重庆有个民歌叫做《太阳出来喜洋洋》,而对我的感觉那段时间是阴间多云的天气,但重庆人会说,出太阳了,对我来说,我的感觉是,02年到重庆感觉重庆几乎没有月亮,然后太阳也很少,那么为什么?我会告诉你说,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我会说因为我在那段时间的情绪就可以称做是抑郁的,因为我不开心。但是抑郁和抑郁症又是两回事,我相信你们如果对心理学感兴趣,会经常听到抑郁症对吗?是不是,回应我?(是)很多名人是有抑郁症的,比如崔永元有抑郁症,朴树有抑郁症,范晓萱有抑郁症,很多人都公布他有抑郁症,因为这个好像大众比较敏感,如果我们去重庆的医院做检查,可能医院会对你做所谓的心理B超;很多大学生也上网去查资料,去对应所谓的抑郁自量表,那么17项里面占了7到8项,就是什么最近情感淡了,我喜欢打篮球但最近不去了,我最近和同事关系不好了,那他可能觉得自己是抑郁了。其实这些是无效的,我这里带出一个概念性的东西,因为我是精神分析取向的,我觉得我首先面对的是一个人,而我去给这个人贴标签,这个东西是无效的,因为它是静态的。那么精神分析者如何看人的情绪问题,比如现在我在做治疗的很多孩子是有行为问题的,例如上网。有家长打电话来说你做不做网瘾。
下面我就就这个事谈到一个关系的问题了,我刚才说了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关系方面的问题,我听到很多妈妈打电话说告诉我她的孩子上网很疯,他应该是网瘾,你能不能治疗或救救他。我会问他,你的孩子平均一天上多长时间的网,她说一个礼拜连他偷着上带我允许上是三到四次,一次是四十分钟。(笑)你们会笑,对吧,我知道你们为什么会笑,实际上我们这时候有共情,我们的年龄层次相差20几岁,却在这里心领神会。我在听了那位妈妈的话之后,我问如果你的这个儿子,每天看书12个小时,你会不会说你的孩子不行了,他有学习瘾?会吗?我觉得应该是不会。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控制,这个父母反映的是孩子的问题,而我会和父母说,实际上,作为成年人,你有一定问题,你40岁,你有工作的,你是不是可以自由支配你娱乐的时间呢?可以工作,可以打牌,那么孩子呢?孩子40分钟的网就是网瘾,而12个小时的学习你不会认为这是有问题的,这又是个防御机制上的问题。
回来又再谈抑郁症,刚才我们谈到很多明星啊,包括前两天陈琳,重庆很有名的一个歌星,她自杀了,在外地我也做过自杀心理干预热线,我会认为自杀是一种不必要的死亡。那自杀实际上是什么呢?在抑郁症的恢复期是很容易自杀的,那我现在不就讲症状了。
就说如果这个人是抑郁的,用精神分析的话怎么去理解呢?看看你自己周围的人,也看你自己,如果我们在处理和应对问题的时候采取以下几种方式,那么这个人可能就是抑郁的,注意是抑郁还不一定是抑郁症。第一个就是苛求完美,现在我们做个调查,有谁觉得自己是苛求完美的请举手,(三分之一的同学举手)谢谢,你们还是比较勇敢的,我个人觉得如果一个人是完美主义者或追求完美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若是苛求完美,注意是苛求,比如说我四十岁,我觉得我是个苛求完美的人,这个苛求是怎么来的呢?这又是心理学上的一个现象,叫做什么呢,叫做关系模式。我这种苛求是什么呢?因为我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当我是一个孩子,他们会从我从小都对我几乎没有正性的表达,比如我得了一百分,他说你下次能得吗?如果我得了九十分,那可能就是一顿打,那么这样的孩子在成长以后,你知道是什么?他就会苛求完美。我每年五月份都会在电台做高考前的减压,我相信这个考前压力考前焦虑,你们虽然12到14岁也是有深刻经历的,比如小学考试,虽然没有高考那样严,但肯定有焦虑,有考前焦虑的请举手(几乎所有)谢谢,这确实比较多,考试我告诉你们是什么?我觉得公正的说,,考试实际是对你学习的一个检验;高考是什么,高考我认为实际上是一个手段,通过高考,我可以到更高层次的学府去学习,它是手段,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会焦虑呢?而且我在做高三减压的时候,通过一个会话治疗,待会我也会邀请我们现场的同学到台上做治疗;高三的孩子在会话治疗中表现出什么呢?实际上他的压力是父母给的,这个呢实际就回到一个认知的问题了,手段目的化非常有害,能够注意到我们生活当中,我们高考的时候,把考上考好作为了唯一的目的,而忽略了这是一个手段,把手段目的化了,实际上就是一种苛求,这就是第一个防御机制,就是苛求完美。就是我明明只能得九十分,我要求每次都得一百分,这是一种苛求,苛求完美。
下面我简单说下防御机制是什么,防御机制是我们碰到问题,我们选择的措施,这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第二个层面的抑郁的防御机制叫做什么呢?叫做模糊边界,是刻意的模糊边界、我相信你们都是九零后,我说到的边界是心理学中非常讲究的,边界的模糊就是说我认为的我和我认为的别人重叠;我治疗的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他的问题就是失眠,她最大的问题我通过浅催眠找到,她有个很好的女同学,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很好,她现在是初二,她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她最好的女同学和她最讨厌的人成了朋友,其实这一层我觉得它不是一个多大的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模糊边界:就是她可以是你的好朋友,但是你不能要求她不能跟所谓的你的敌人成为朋友,这个就是典型的模糊边界。你可以掌握你自己,但你不能想控制别人,这实际上也是个苛求层面的心理问题,因为你们其实还小,而成人当中的模糊边界是非常普遍的,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爸爸爱我们的妈妈,而有时候会出现查手机啊,查电话啊之类的事情,其实这就是个模糊边界;第三个抑郁特点防御机制是什么呢?就是将攻击转向自身,这个能理解吗?比如说陈琳就选择了结束生命,就是攻击自己,这个在心理学里面叫做“我向攻击”,本来攻击行为应该是朝外的,而有这种防御机制的人会觉得是自己不好,从而攻击自己。简单说如果一个人采取这样的防御机制的话他基本就是抑郁了,就是苛求完美,攻击自己,模糊边界,刻意模糊自己和他人的边界,我说到这里的话,孩子你们有没有需要提问的,刚才我说到一切心理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同事我也希望我们今天讲座不讲太多概念化的东西,你们如果有一些困惑,人际关系不好,或者说,和父母的关系不好,现场同学可以踊跃参加,我们做个会话互动,有没有?有没有谁勇敢的站起来,(有同学举手,被邀请上台)我们给她鼓个掌吧,(热烈的掌声),谢谢你,你来说说,如果不涉及隐私的话你愿意将你感受到的问题表述出来吗?
(我的问题就是有时候考得不好,本来自己心里就比较难受,一回家,我妈妈有时候是安慰,有时候就会对我冷嘲热讽,比如有一次确实考差了,我妈妈就说以后自己读高中,要自己考,不会给你交钱,也不会帮你找关系,你自己的路要自己走自己决定,给人感觉是很不舒服的话;还有就是小学的时候有男同学打电话过来问我作业,可我妈妈就怀疑,就问那个男生是谁,成绩怎样等,比如我电话里面有男生感觉的名字,我妈妈都会统统拿来问我这些都是谁,最后我自己就把这些名字全部改成女生的名字了,基本上就是这些差不多了。) 好的,谢谢,大家给她鼓掌,(热烈的掌声)她基本上反映了两个问题,作为一个女孩她反映她妈妈的问题,有的时候我们做临床和做精神分析,有的时候可能说话会说过了一些,你们可能不理解,我做的很多成年女性的临床分析,说到这里可能理你们远了一些,比如她不快乐,她职场上有问题,都表现为什么呢?比如一个很大年龄的女孩儿,高学历,高收入,高外表,可是找不到男朋友,或者说她没有结婚,我做浅催眠会发现她不接受她的女性意识,能够理解吗?不接受自己是女性,再往前看的话就是成长过程当中她和她妈妈的互动关系,这里说着可能耸人听闻,有时候我们在临床上会说,一个精神分裂的母亲会复制一个精神分裂的女儿。比如这个妈妈离婚了,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现在离婚率非常高,妈妈一定不希望女儿也离婚,但是我们考察这个女儿往往也离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站在这里坐在这里都不是我们自己,我们是从我们的原生家庭里面习得的,我们都是我们的原生家庭造就的,那可以看出你在和你妈妈的互动关系中,妈妈对你就有苛求完美的心理问题。这只是一个考试,这次没考好,下次还可以考好啊,即使高考我今年没有看考好,我复习一年,明年也可以考好啊,而你刚才介绍的那个只是个小考啊,所以在这个关系当中,你觉得你是不是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是妈妈说你了之后,你没有和她沟通等,是吧?我觉得如果有这位同学这样状况的孩子可以这样想,想想没有考好是什么,没有考好其实是不够完美;但是作为一个人来说,接受不完美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慧。很多时候你可能会告诉我你爸爸妈妈因为你没有考好而打你,但是实际上她打完了也就完了,说完也就说完了,而你还在纠结着,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考察心理现象,不是别人不放过你,而是自己不放过自己。如果这次成绩真的不好,在心理层面最好的方式就是接受它,接受现在的不好,实际上你就在储备心理能量去把它变好,而你如果纠结现在的不好,而且觉得妈妈也不喜欢我了不爱我了,那么很可能,你下面的发挥还是差。其实刚才那位同学说的很有典型性,无论成人还是孩子,生活当中一直都是丧失,以精神分析的观点,我们从母体分离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是丧失的了,所有的孩子的第一声啼哭都好像象征不愿意来到这个世界,因为第一声哭了,那么这个孩子就生下来了,活了,这个可能有点调侃。但是你们十二岁十四岁,你们也会觉得你们这个阶段有很多丧失,我换学校了,喜欢的老师朋友离开了,换邻居了,丧失和哀伤很多,针对这些丧失和哀伤,纠结是一般人常采取的方式,我怀念它,我想念它,我为什么会离开它,实际上我给你们最有效的建议就是接受它,就是对所有的负性情绪都接受它,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建议就是表达它,这个也非常重要,所有的心理问题要转变成行为问题都是因为不表达。我们都难保我们不碰到心理问题,有效的表达负面情绪就是个排解的好方法,比如跟你的同伴说,采取有效的方式和妈妈说。
我做的很多0到3岁的和十几岁的临床分析发现你们这个阶段是什么呢,我用很通常的话语来说就是青春期,叛逆期,会不会有人说你们是叛逆期?(会)但是我会用心理学层面的方式说你们叫做过渡期,这是一个很平常的阶段,我们大家都要经历这个阶段,过渡期是生理和心理都在发育的时候,而这个过渡期会出现问题我觉得很正常。我也会和父母说这个阶段有问题太正常了,否则就不是过渡期了,但是我相信你们回去如果遇到刚才那个孩子的问题都可以和父母说下面一段事情,我觉得这里是父母的问题了。我在临床上碰到一些孩子是有行为问题的,也是恰恰十二到十四岁,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自我意识觉醒了,你注意到吗,你们无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这个阶段都喜欢照镜子了,喜欢关注自己的着装了,喜欢关注自己的发型了,对吧。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变化,就叫做自我意识觉醒。这时候正性的一个表达非常重要,但到我那里去的孩子都是用一种“我要长大”“我已经长大了”的行为表达,而这是一个正性的讲堂,我要告诉你们,你们需要在这个阶段要用父母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们你们长大了,在他们面前谈谈你学习到的知识,对社会的理解,地理历史和自然现象,谈他们都不知道的东西,他们就会觉得你们是长大了;但是很多孩子会以谈恋爱的方式,觉得谈恋爱了就是成人了。针对恋爱问题我要说实际什么年龄有什么年龄的恋爱,我相信你们不论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友谊都很美,现在这个阶段其实不算是真正的爱情,你们之是一种过渡期情感需求,这就是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有男同学打电话的事情。但我要强调的是你的做法,你说后来你就把名字全部改成女的了,大家注意这个也是一种防御机制,叫做搁置和退行,也就是不处理,这不是一个积极的处理方式。而你该做的是什么呢?在今天的讲坛中你敢上台来说是你对你和妈妈的关系有一些郁闷,也不能说不好,只是说有点郁闷,针对这个问题我教你的方式就是你要勇敢主动的去做:第一就是我刚才说的接受你的成绩现在不好,接受的基础上和妈妈说,这次是没考好,但是我努力,我下次可以好,你给我一个机会,下次看,你不要抱怨,你抱怨的情绪会导致我下次也不好;第二个问题呢,妈妈也是从初中过来的,妈妈也有情窦初开的时候啊,妈妈也一定有正常男女同学的交往。而你对第二个问题的方式,也是成人喜欢的方式,就是说,不处理,比如我做过有一个孩子是挨打了,为什么呢,因为妈妈收拾她的房间,发现床下面一个学年的卷子都是仿照爸爸的签名,或者说她一年都没有挨打,结果挨了一次最大的打。我就对她说实际上你的方式是一种搁置,不处理的方式。是消极无效的方式。这里我要说很多父母老师最讨厌的孩子是什么,我想问问席老师你作为老师,可不可以说说你比较不能接受的孩子,就是说孩子身上哪些缺点是你不能够接受的?就说一两个就可以。
(席佳:其实对于我来说,因为我本身不主要以教学正面面对学生,对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不多,但就我自己的个性来讲,我不喜欢很吵的学生,就是东说一句,西说一句,转过去转过来说笑打闹那种,这一类的孩子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但是我能接受,因为任何事存在必然是有原因的,我接受这类孩子不代表我喜好,我喜欢和性格平和安静的人在一起。那么在这里我作为主持人,我也待徐老师问问在座其他老师的看法,比如我们学校的心理老师,来我们听听廖老师的看法。)
(掌声)(廖思思:其实我自己很喜欢活泼的学生,而我教学而言我觉得我没有遇到讨厌的吧,恶意捣乱的当然是比较不喜欢。其实调皮的学生反应很快很聪明的,我觉得我眼睛里面看到的都还是孩子的优点,缺点课下说就可以了,大家都还是很乖的,对不对?你们都还是乖的是不是?)(是)
谢谢,该向你致敬,在青少年心理服务的前线工作。
(我们再有请这位初一年级班主任杨老师说说好不好?)
(掌声)(杨夏阳:我比较同意刚才廖思思老师的观点,我是觉得不同的孩子本来就是不同的。要他们在课堂上,眼睛都看着老师,抄笔记,如果那样的话,世界就是一种颜色,我觉得那样太单调了。作为每一个小孩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可能让他对老师一句话作出同样的反应,而正因为每个孩子有不同的特点,然后一个课堂上才有不同的答案,每一次考试才有幸看到不同的作文,不是每一篇都同样的开头同样的内容同样的结尾,世界上才会有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对于各种特点,作为老师抱一种接受的态度,再对他们做一种引导吧;然后,尽量帮助他们在应试教育的路上走得更远一点,虽然他们可能不是很喜欢某个科目,但是还是尽量帮他们多考一点分;也帮他们在自己喜欢的方向上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能够过的快乐一点,我觉得这也是作为老师我比较大的一个心愿。)
(好,谢谢。最后我们请后面在做的班主任韩老师也来说一说!)
(韩琳:我要补充刚才两位老师说的,我有两个角色,一个是科任政治老师,一个是班主任;对于我只当科任老师不当班主任的学生,我觉得他们都是很可爱的,因为不管他学得如何,表现怎么样,我觉得都是可以容忍的事情。但是若作为班主任,大家可能就要理解一下,班主任集众多压力于一身,来自学校的,家长的,升学的,自身发展等等的压力,这些压力都会在班主任身上要求出来,所以有的时候对于我对只上课的学生能容忍的事情,作为班主任的话就容易被激怒一些;而最容易激怒的事情不是学生犯错误,学生到学校来就是要犯错误的,最讨厌的是犯了错误,掩饰错误,也就是不诚实,我觉得不诚实,是我作为班主任最讨厌的一种行为!)(好的,谢谢,谢谢)(掌声不断)
我觉得这位帅哥老师肯定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他的看法让我想起一句话“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就是差异性确实普遍存在;最后这位美女老师概括是非常精彩的,然后也不知道是不是心有灵犀,她恰恰回答了我觉得我要带入的话题,就是不诚实,我刚才说的这个个案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孩子采取搁置,不面对问题,不处理而撒谎的方式处理问题,他为这种方式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她这一年的成绩就一直糟,发现了以后还挨打,当然孩子选择的处理方式确实不明智,这时候大多数家长总是抱怨孩子,这种严重的撒谎的行为问题,它甚至不是个心理问题了而是个严重的行为问题了。但是和孩子的应对方式上我恰恰会这样去谈这个问题,对父母也谈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去思考孩子为什么要撒谎。包括我在外企做六年的销售管理,很多外企也讨厌不诚实的员工,比如说做兼职的员工,就是这里拿份钱,那里拿份钱,小的时候撒谎,成人了也会这样;转回去我们思考人为什么会撒谎,那么以我的观点,一个员工会撒谎,一个孩子会撒谎,而这个撒谎老师老板都不喜欢,为什么?我的个人观点是你去考察这个孩子撒谎之前很长的时间以来,老师,老板,父母制造了什么样的一个境地呢?就是孩子不撒谎,就会活不下去,可能会挨打,可能会遭遇惩罚,可能丧失妈妈或者爸爸或者老师的爱,这个境地是父母或老师制造的。所以我个人认为撒谎这个行为问题是双方责任都有。在做亲子教育问题的时候我会对父母说,对于你们这个年龄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面对孩子撒谎;学习好不好,这个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智商都可能影响的,那么对于撒谎的行为问题,我认为父母应该是这样去教育孩子的,或者你可以给父母提建议,父母应该制造这样的境地,什么呢?就是——你犯任何错误,只要你告诉我,我都不打;但是第二条,哪怕你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比如打碎一个碗然后你告诉我这个碗是猫打碎的,那么我一定会打你。那这样的信任的境地下关系就会理顺,孩子就会形成一个什么呢?就象韩老师说的,我觉得非常精彩,孩子来了学校就是来犯错误的,他象一个小树似的,我们是教育工作者,就是在思想上,行为上弯了的时候我们做个引导,这个引导要有个信任尊重的前提和境地。
在这样的一个过渡期,孩子们是要成长的要犯错的,而很多父母在无意识的控制成长,当然这个绝对是基于爱。比如重庆是一个没有明显秋天的城市, 我治疗过一个孩子,是个很严重的抑郁症,从他和父母的关系看得出来。他很小5岁的时候,他的父母鼓励他,男子汉了要一个人睡觉了,开家庭会议,天天让他一个人睡,折腾了半年,六岁终于让他一个人睡了,他一个人睡觉后是很想爸爸和妈妈的,我相信你们有这样一种分床的经历,那么这个男孩儿从内心来说就有一个认同,他会认同什么呢,他会认同,父母希望自己长大,因为我是男子汉了,我可以一个人睡觉了,不用爸爸妈妈陪伴了;同样,还是这个孩子他上小学了,8岁了,北方来了一个姥姥,不懂得重庆这种天气:比如今天早上穿成这样我还冷,下午就出汗成这样了,而这个姥姥总喜欢给孩子多加一件衣服,孩子呢好动,背了汗,感冒了,然后同学就给他取了外号叫“大狗熊”,他本来就胖,这个过程孩子就经历了一个心理危机,就是他被别人取笑了,自己也遭受生理问题,病了;在这个时候孩子会在心里又有一个认同,我明明冷暖自知,姥姥还让我多穿一件衣服,这是什么,这是不希望我长大,这样孩子就会产生自我认知混乱,就会导致他抑郁症。我刚刚举的是一个反向的例子,就是说,你们在这个年龄的时候要求成长很正常,对父母对孩子都正常,父母老师应该是在信任的基础上做一个引导而不是主导的角色。
比如我也会做这样题目的演讲,叫做“父母与孩子的战争与和平”,父母和孩子本来是最亲密的一段。结果我如果做了父母的咨询,父母就会抱怨孩子;我如果做了孩子的治疗,孩子都会抱怨父母,本来应该是你的父母最了解你,而最后变成心理咨询师介入来沟通,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错位。那么这个时候很有效的一个方式就是说用父母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你们的成长,比如说我在我校刊上面发表文章了,这是正性的,父母会觉得你成长了,但是比如我前面说的,我去谈恋爱了,我成长了,我相信你自己都觉得说不太过去,这反而会让大众父母更担心,就是用你父母能够接受的方式有效的表示你们成长了,一定要表达出来,正性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在下面的环节中有没有同学愿意上台来做个互动,我先介绍下这个方法叫九宫格心理绘画法。这样说吧,大家看过83年代的射雕英雄传吗?里面有个黄蓉,她到日照山去治病的时候阴姑就让她做了个九宫格图画。这个方法起源于藏传佛教曼陀罗,是个非常宗教的东西,在心理学家荣格的晚年,他也在研究这个方法;佛教高僧每天都做这样一幅画,他们是用沙子来做,所以里面包含哲学宗教和心理。
现在有没有孩子愿意上来,好的,谢谢(掌声)。大家可以看到白板上有九个格子,这是个心理治疗,也是个心理测验或游戏,起心理投射的作用,你平常可以用这个方法观察自己的情绪,具有操作性,不是非得专业认识来给你分析的。这九个格子有两种顺序的画法,从最有下方的格子开始逆时针画到最中间一个格子结束,每个格子画一幅画;还有一种就是完全倒序画,你愿意选择哪种呢?哦 从中间,好,请标上顺序。下面的同学现在都可以在下面画自己的,你可以选择主题画,比如“我的一天,我,我和我的妈妈,我的老师,我的理想”等等,还有就是说呢,打好格子,自己冥想一幅画,没有主题,随便画,按顺序即可,那么你选择什么画法?(冥想)这是一个简笔画,不要求画的多好,如果有画不出来的意思,你可以选择用符号或者文字来表示,大家注意一定要按照顺序从1画到9(学生作画)没有带纸和笔的同学,我也教你们另外的方法来了解认识自己的情绪,有很多人不会正视孩子的情绪,当我做0到3岁的治疗的时候,我问父母说你们了解自己的孩子吗?然后第二就是你尊重你们的孩子吗?基本父母回答我当然很了解了,我为什么要尊重他?而我个人认为对孩子成长的尊重真的是一个课题,是非常重要的。我还是重复我之前说过的话,我见到很多孩子是用父母更紧张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成长。大家真的可以好好思考下如何用父母能接受的方式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成长。比如我见过一个孩子今年高考考了590多分,然后妈妈给了她几千元钱,叫她到四川那边去玩,而且那边还有亲戚,可她不敢出门,父母就说孩子没出息之类;那么我就用精神分析的角度说一句近乎公式的话是人是有边界的,抑郁症之一就是模糊边界,所有父母会说这个孩子怎么那么没有出息,出去就会被欺负。怎么说呢,其实这个关系是,父母的边界大了,孩子的边界就一定小了,就是父母把几乎一切的事情操持完了,那么你自然也就不敢出门了;那么看她还在画,我就继续说,我相信你们是有各种关系问题的,但是由于现在人太多,所以不愿意来分享。你们现在可以考察的关系就是同学关系,和老师的关系,和父母亲的关系,很多时候我刚刚说到原生家庭的问题,我们这些人,这些行为模式都是和父母的关系产生的。很多信息你们可以带给父母的,作为一个表达和沟通啊,比如学校组织了一堂心理课,那个老师是做临床心理的,他讲了一个故事给我们,请把下面我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给你父母,九龙坡区,杨家坪有个大循环,大家知道这个地方吗?有一个白领妈妈早上开着车赶着时间带孩子去上课,很堵车,她对孩子说,如果我现在放你下来,你自己过斑马线,妈妈目送你,然后我就开车掉头去上班了。孩子很高兴,十二三岁,下车了,正走到斑马线中间的时候,黄灯亮了,一辆开的比较野的羚羊车过来,但是它也在减速,而这时候,我问过几乎所有的妈妈都会几乎基于爱孩子喊一句:“孩子,车!”而她喊完后,我们可以预计孩子一定会回头看妈妈,因为她在喊我,而孩子可以预计会被车挂到,因为他回头,没有看到车,那我再问妈妈,妈妈会说,难道不喊吗?我在这里说如果你是勇敢的孩子,要自己成长的孩子,而且正视问题积极表达的孩子,可以告诉你父母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真正的爱是放手爱。
另一个非常令我感动的案例是一个我做过的孩子,现在在人大读博,她妈妈是沙区一个高级教师,我当时跟她说对于孩子要放手爱,我认为爱一个人是要让她充分的做她自己,你要真的爱孩子,就让他做她国土上的国王,我相信你们非常喜欢听这个话,很多妈妈会说,她都已经是小霸王了,还做国王不就上天了吗?但是这个就是爱,而我们通常层面上的父母的爱,丈夫对妻子的爱,很多层面上实际上是控制,当然我不是说在这里批判它,但其实爱真的不是一种本能,它是一种责任甚至能力;比如说我们都希望妈妈是那样爱我们的,而刚才我讲的那个故事很极端,你那个时候如果真的爱孩子,就不喊那一句,孩子不会往后看。羚羊车过来了,它和孩子之间可以形成有效避让,它也不想撞人,孩子也不想被撞,那么自然就化解掉了,就是妈妈基于爱的那一声喊。我觉得这个故事,你们用比较自然的方式和爸爸妈妈说,让他们理解这是什么;回头说我刚刚说的那个让我感动的案例,我是一个医学背景的心理师,我不是教育专家,一个沙区的高级教师,我对她说你对孩子要放手的爱,她当时很诧异,这个案例没有继续下去,但若干年以后,妈妈给我写了一封信,让我很感动,她说徐老师,我听了你的话,因为我发现我一控制我女儿,她就死,一放她,她就活,她说我的孩子现在是活着的,说到这里我都还是会动容。
(学生画完)好,谢谢你;你愿意跟大家分享吗?(愿意)好的,我先说过这种方式其实是一种心理投射,因为如果不用画画用语言表达出来大多是会有阻抗的。认识自己是第一步,那么第一幅图画,
(一幅图画是音符,音乐让我觉得很快乐)
音乐是你的爱好吗?
(算是吧)
(第二幅图画是一个密闭空间,让我不能呼吸,觉得郁闷)打断一下,你的这个空间具体是指学习方面,生活方面还是指和父母关系方面呢?
(整个生活)
好,那么第三幅图画是?
(第三幅图画是一个闹钟,时间一分一秒在流失,因为半期考试要到了,我感觉时间非常紧迫,压力也很大,不快乐,好希望时间过慢一些,能够让我多一些时间去准备,能够考好;接着第四幅图画是书桌上面堆有很高的书本,因为我们初二年级楼上就是高一,我路过的时候就看到他们每个人桌子上都有好高的书)
好,你刚刚告诉我的是一个现象,你说说看到这些后你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我的情绪是无奈)
在接近一些本质的东西呢?无奈是一个形容词,是个概念性的东西,再说形象一些是什么?
(崩溃)(下一幅是一个蛋糕,代表快乐的事情……最后一幅图有我最喜欢的英文字母D,天使的翅膀,飞翔代表自由,愉快和幸运)
这个字母有什么意义吗?
(不方便表述)
好,这个同学把图画表述了一遍,也希望我能加以分析,认识她自己的内心,这里我首先问一下心理老师廖老师,你在你们学校对孩子做心理治疗的时候主要是倾向哪个流派?(一般不会使用精神分析的手段,因为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那种方式,效果不会一定,一般用行为主义,或认知疗法)
好,那么因为我呢,一直从事精神分析克莱因学派,我今天大概就简单的从这个角度说一下,刚才这位孩子画完也说完,我觉得从认知上讲她是没有大问题的,知道自己的感觉,知道自己的喜好,孔子说过“人勿癖,不可教”我很赞同,人一定要有一些爱好癖好,才能从之发展领悟,比如刚才这个孩子的爱好就是音乐,那么你告诉我,你会选择音乐作为职业吗?
(不会)
这个层面就是对音乐这个事物我欣赏它,为我所用,但我不会把它作为职业,这个我觉得非常好,我爱,我喜欢某样东西是很强的幸福感来源,比如我做过一些学习困难的孩子的测试,他们智商没有问题,学习方法没有问题,她还是十三岁的孩子,妈妈就在治疗室外面,我就问她你为什么学习,她努努嘴,瞧外面说,为妈妈学习的;再比如我是七十年代初期的人,我们那时候都是为祖国学习的,这个可能高尚但是幸福感肯定不如为自己学习好。你把这个音乐整合为一个爱好是很好的,能告诉我你有朋友么?
(有)多吗?(还可以)
那么你的社会关系体系是什么,比如你碰到什么问题的话,你会找谁说吗?
(找老师说)
好,下面一副图画我知道是关于整个生活的,那就是和父母的关系?你似乎好像不愿意承认,但你画的这个密闭的盒子实际是代表你和父母关系的,我给很多高三孩子做 考前减压,他们说的都是学习压力,但通过会话发现都是和父母关系问题,就是说他们的压力来自于父母,当我发现不是我不够好,我的老师不够优秀,而是因为我的爸爸妈妈给我压力的话,作为一个聪明的孩子,应该有效的和父母沟通。
(其实父母也没有给我很大压力,但是我自己经常有莫名其妙的担心,压抑)
就是我刚才说的不是别人不放过你,而是你自己不放过你自己,是吗?那么面对压力,你首先得接受它,我是学生,我的任务就是学习,我的这个年龄就是个被挑剔被评判的年龄,能理解吗,好也是被别人表扬,不好也是被周围人评判的,这确实是个不舒服的状态,但是你必须先接受它,然后就是表达,有效的表达给心理老师,或者那么好的班主任等等都可以表达的,扩大你的关系体系有效表达可以舒缓很多。闹钟这个图实际是个防御机制,因为我要面临考试了,希望时间过慢些,这就是开始我们讲的搁置,不处理的方式,你希望时间变慢并不能导致你成绩提高。你看第一幅图画是一个正性的,第二幅是一个待处理的问题,第三个就代表你的防御机制常态,接下来书本这个图可以把它理解为合理化的问题,高三的学生书桌上确实是这样,但你要把它当作是知识,这不是砖头,是书,对吗?你需要这些知识去应对生活,画的象砖,说明你是有压力的,而这些呢,是知识,有用的,我觉得这个很现实,从初中到研究生毕业这种书堆成山的现象是一个现实,你需要接受。当你们在学习生活中碰到你们不愿意的事情的时候,而你又必须得面对它的时候,有一个健康的防御机制是什么呢?就是合理化,比如她可以把这些她认为象砖头压力的书合理化为知识,现实,是进入高中需要学习的知识,不要仅仅把它感受为压力。下面这幅画也体现你的一个状态了,如果让你在这幅画里面加三个东西,你会加什么,(学生加上3个事物在图画上)所有图画中,这幅图画是最意向的,她画的自己要飞,我刚刚让她加三个东西,体现与现实的对比,她加了光环,这个光环代表所有孩子都需要的东西:成就感,比如考了一百分,妈妈会表扬我,这个也是你需要的,然后想看的书,也是你需要的,朋友代表你交流的渴望,确实你这个年龄成就感,交流的渴望你是偶需要的,那么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想能给你这些的人有效的表达,通过这幅画你也明白你渴望的缺失的是什么了,要勇敢有效的表达他们。后面几幅图代表可能你的生活当中很多被控制了,你应该去寻求压力源,最后一幅图你不愿意分享太多是吗?(其实更多这幅图代表属于我的幸运,在我不快乐,压力很大的时候我想着就会好受些!)
好,谢谢这位同学上台分享,我给你的建议呢,你好好考虑一下。(热烈的掌声)还有没有同学愿意分享的呢?今天可能现场的时间有限,如果你们愿意可以下来和我沟通。希望通过今天的一些互动和了解呢,你们能够更平和的接受生活学习中的压力,并且寻找好的方式去表达沟通,不论是和朋友,父母还是老师,这样的方式才是正性的,健康的。最后衷心的希望大家从心开始,快乐成长! 谢谢大家!
(文字据录音整理:席佳)
Powered by CQNKSS.EDU.CN © 2004-2015 重庆南开(融侨)中学 Inc. 渝ICP备17010264号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融侨半岛风临路10号 邮政编码:400069 联系电话:86-23-62662022
家长咨询电话:62662233 62662299 家长咨询地址:家长接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