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拖延症”,我们真的束手无策吗?

来源:重庆南开(融侨)中学  时间:2021-12-27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中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面对孩子的拖延问题,作为家长,我们或是焦躁不安、或是无能为力、或是身心俱疲……难道,真的就束手无策,只能听之任之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拖延”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拖延问题不存在“特效药”,不能妄图一蹴而就,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这并不是一句废话。其实,那些想寻求立竿见影的方法的爸爸妈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孩子的拖延现象归结为态度问题。这就不可避免的得出以下推论:

∵ 拖延现象 = 态度问题

∴ 帮助孩子端正态度就能提高效率

又∵ 端正态度需要教育、督促

∴ 责骂、惩罚,越严厉越有效(事实表明:无效、错误、有副作用)

然而,作为家长,我们却常常反思,难道是,严厉程度不够?并未抓住痛点?孩子顽固不化?……却并未意识到推论的第一步就错了,拖延现象 ≠ 态度问题。实质上,拖延现象是提出的决策与执行的效果之间存在差距。这不是文字游戏,而是观念转变。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可能会发生一些奇妙的改变:

第一,我们会思考,这个决策是不是他主动提出的?如果答案为“不是”,那么,拖延的原因或许在于他并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必须要执行这个决策?如果答案为“是”,我们会进一步思考,现在执行的内容与当时提出的预期是否存在差异?他的决策是否与某些诱因有关,当时存在着,而现在消失了?关于这个决策,他是否具有一些新的想法,很强烈,却不敢表达?

第二,我们会思考,他的拖延是不是正在逃避什么?我们总是习惯性地鼓励孩子,你要克服畏难情绪。有时候,我们并不知晓他真正畏惧的是什么;有时候,我们并没有与他进一步探讨可以尝试的方法;还有时候,他在拖延过程中的“斗争”,却被催促和责骂打消了……

第三,我们会思考,预期的执行结果是不是丧失了持续吸引力?应该强化物质奖励还是精神鼓励?——一般而言,物质奖励的实效性快、依赖性强、攀升性高,甚至,持续给予还可能损伤内在动力;精神鼓励更值得提倡,但是,应避免片面化、说教化,需要“有的放矢”。

您也许疑惑,拖延行为与处事态度真的毫无关系吗?当然不能简单绝对地做判断。我们想要强调的是,虽然态度不端正确实会导致拖延现象,但是,态度包含着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与其批判态度,倒不如思考态度产生的原因。

微信图片_20211221113853_副本.jpg

我们需要恰当地定位“角色”

关于“避免拖延”,家长通常倾向于提醒孩子将任务进行条理化、表格化、流程化,然而,却忽视了这个方法本身具有“效价性”。简言之,当我们自愿、主动地将任务按照轻重缓急进行罗列并预设完成时间节点时,这些条条块块会成为“兴奋点”,促使我们一项接一项地推进(显现出“+”效价);不过,当我们被迫地执行时,这些条条块块会成为“限定器”,逼迫我们无时无刻想要逃离(显现出“-”效价)。因此,我们要避免按照自己的节奏不断催促孩子完成“计划”或“规定”的任务。

例如,小甲的妈妈常常提醒孩子“现在是早上七点,你应该……”“现在是中午一点,你应该……”“现在是晚上八点,你应该……”;“最近快要考试了,你应该……”“这次成绩不理想,你应该……”,诸如此类,体贴入微。小甲却说,“感觉妈妈很唠叨”“就像安装了一个报时器”“和她待一起,让我感觉很烦躁、有压力”……

或许,很多人会告诉“小甲”,要主动体会妈妈的良苦用心,不过,我们也想建议“小甲妈妈”,不再做提醒的“闹钟”,不再做扬声的“唢呐”,而是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在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制订属于他自己的学习生活计划。

微信图片_20211221113902_副本.jpg

我们需要巧妙地实施“方法”

第一,增强孩子的社会支持感知,尤其是,来自家庭的关怀、支持和包容。这样的感知能让他们体会到“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勇气和信心,促使其能够努力追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对资源进行有效分配,合理利用有限的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减少拖延行为。

第二,培养孩子积极应对生活事件的态度与能力。在孩子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的过程中,分析问题的思维、情绪管理的能力、战胜挫折的信心等素质都得到了锻炼与提升。那么,当面对学业压力或学习困难时,他就会更倾向于考虑依靠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通过拖延逃避问题。

第三,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分析视角与必要的应对策略。拖延的主要表现是“回避”或“逃避”。就分析视角而言,纠正错误归因是必要的举措,但是,处于回避状态的他们,往往比较倾向于悔恨自己能力不济、抱怨自己运气不佳、嫉妒他人投机取巧,却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努力争取这一关键因素;就应对策略而言,寻求他人帮助是有效的途径,但是,处于回避状态的他们,往往比较纠结于问题需不需要解决、自己能不能够信任、对方愿不愿意帮助以及建议值不值得尝试等,却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主动尝试这一必要条件。

总之,拖延现象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态度问题,实质上,是提出的决策与执行的效果之间存在差距。作为父母,面对孩子的“拖延症”,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拖延”,需要恰当地定位“角色”,还需要巧妙地实施“方法”。

供稿:学生处、心理辅导室

Powered by CQNKSS.EDU.CN © 2004-2015 重庆南开(融侨)中学 Inc. 渝ICP备17010264号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融侨半岛风临路10号 邮政编码:400069 联系电话:86-23-62662022

家长咨询电话:62662233 62662299 家长咨询地址:家长接待室